入秋转凉,不少人只记得“秋季进补”,却忽略了另一件关键事 —— 排毒。
秋季主“收”,万物趋向于以收藏为用,"毒素"也容易在体内蓄积,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排泄,就会堆积在体内。不仅会让您近期状态下滑,还可能成为冬季生病的隐患。
秋季为什么容易积“毒”?
1.燥邪伤津,“毒”排不出去
秋季“燥气当令”,燥邪最易损伤人体的“津液”。津液能濡养脏腑、帮助代谢废物排出。
一旦津液不足,肠道会变得干燥,大便容易干结,导致“糟粕”滞留体内;
2.脾胃虚弱,“毒”生得更多
夏天人们常吃生冷、油腻食物,加上吹空调多,脾胃功能本就有所减弱;入秋后若不注意饮食调理,继续贪凉或过量进补,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。
脾胃运化能力下降,无法及时消化吸收食物,就会生成“湿浊”“食积”等内生之“毒”。
3.情志郁结,“毒”堵在心里
秋季草木凋零,容易让人产生“悲秋”情绪,若长期情绪低落、思虑过多,会导致“肝气郁结”。
肝气不畅会影响全身气机的运行,就像管道被堵住一样,代谢废物排不出去,“毒”就会在体内四处瘀滞。
秋季用这几种方法帮身体排毒
总觉得排毒该从肚子下手?其实肩背才是关键突破口。
身体背部藏着一条重要的“排毒通道”—— 膀胱经。入秋后气温转凉,这条经络一旦受凉就容易淤堵,湿气排不出去,全堆在肩背里,脖子发僵、后背发沉的不适感就全来了。
肩膀疏通调理用带着暖意的艾草精油,顺着膀胱经的走向慢慢推揉;碰到肩胛骨缝、腰眼这些易积湿的 “死角”,再用点按手法打通淤堵。
刚开始推可能会有点酸胀,但推完那一刻,后背会慢慢热起来,像裹着一层温和的阳光,这就是经络通了、湿气在悄悄往外散的信号。
秋天给身体来场“大扫除”,从疏通肩背膀胱经开始,把湿气排走,后背轻松了,整个人都能轻一截。
秋天吃得多、动得少,脾胃消化变慢,湿气就容易在肚子里“打转”。
比如吃完饭后总觉得腹胀,早上起来肚子鼓鼓的,甚至大便黏马桶,这些都是脾胃虚寒、湿气重的表现。
腹部温灸使用特制的香灸,在肚脐周围的关元、气海等穴位上温和施灸。香灸的温热感会慢慢渗进腹部皮肤,像敷了个暖暖的热水袋,连带着腰腹都觉得舒服放松。
温灸能给脾胃“加把火”,帮着消化吃进去的油腻食物,还能把肚子里的湿寒气一点点赶出去。做完后会明显觉得肚子变轻快了,当天吃饭、消化都顺畅不少。秋天给身体排毒,从好好温养脾胃开始就对了。
脚是“下半身的根”,秋天不少人爱穿露脚踝的鞋,湿气就顺着脚底悄悄钻进身体里;再加上白天久坐不动,下肢血液循环变慢,湿气就会堆在脚腕、小腿上,走两步都觉得腿发沉、胀胀的。
足部药浴用多种珍贵药材慢火熬煮的药汤,水温刚好控制在 40℃左右,泡到脚踝以上正合适。
泡上15 分钟,脚就会慢慢发热,暖意顺着脚踝往上走,连小腿都变得暖暖的。

这时候美体师会用专业手法,重点按摩脚底的涌泉穴、脚踝的太溪穴,帮着打通足部经络,把淤堵的湿气 “赶” 出去。
秋天排毒不用愁,好好泡个脚,就能给下半身做次温和的“大扫除”。
其实秋天排毒不只是为了舒服,更是为冬天“打底”~现在把毒素排干净,冬天就不容易怕冷、感冒,状态也会更稳定。约一场排毒护理,给身体来个“轻装上阵”的机会~